图片
到底是审美偏执的缘故,总觉得“素面素心”才是紫砂的宗法精神,对珐琅彩、粉彩的总体印象是:花花绿绿的一片热闹,图案也不过是富贵牡丹、喜鹊登枝,除了土,就是俗,多少与清净的茶道不太相宜。
图片
清雍正 珐琅彩紫砂兽耳瓶如今,心态上渐渐平和,审美也宽容了许多,觉得花团锦簇、青绿山水、富贵气象、人间烟火都变得赏心悦目起来。
珐琅彩和粉彩在紫砂上大放异“彩”,康熙、雍正两位皇帝当记一功。
博学多才的康熙帝,看着清宫的旧藏里多的是西洋的“珐琅彩”,好生不快。
图片
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卉方壶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通盖高11.6cm 高6.4cm 口径6.4cm 底径7.1 x 7.1cm
宜兴胎画珐琅五彩四季花卉方壶,壶身周正,壶流、壶钮及壶把亦作四方。壶身、壶盖四面,以珐琅彩绘饰四季花卉,整体炫丽而缤纷。
壶底正中先以白色彩料打底,后书「康熙御制」四字蓝料楷书款,或可推测其为康熙皇帝御用的茶器之一。
于是就命人研制出国产的“珐琅彩”,再命“造办处”画出他所心仪的壶样,烧好素胎后呈进宫,让御用画家在壶上画珐琅彩,制器专供“内庭秘玩”。
康雍乾时,紫砂珐琅彩装饰盛极。这种“釉上彩”,引自景德镇瓷胎装饰,将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,在不透明的白色易溶的珐琅料中,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,形成具有色泽的珐琅彩。
图片
清康熙 紫砂胎珐琅五彩花卉茶壶
典型的珐琅彩装饰多为花卉类图案,工巧精细,富丽堂皇,原本质朴的紫砂壶陡然变得宝气氤氲,足可与官窑的珐琅彩瓷器相媲美。
同珐琅彩一样,粉彩也属于釉上彩,粉彩紫砂壶在康熙朝为初创阶段,以雍正时期制作最精,故又有“雍正粉彩”之称。
图片
清·康熙华凤翔制壶
这位热爱文艺的皇帝,对陶瓷的装饰技法有着极高的审美眼光,并且“最欣赏紫砂茗壶独具个性的造型和泥质的天然肌理”。
陶器艺术在清代的发展,真该给这位被政治是非所掩盖的皇帝鞠一躬。
至于做法,粉彩是在胎器上以玻璃白粉打底,彩料晕染作画,再经炉火烘烤而成。
图片
清康熙 珐琅彩四季花卉盖碗
内容多为山水花卉、草木房舍,图案表现力强,浓淡相宜,色彩柔和淡雅,往往一种颜色可以分出多种色阶,追求装饰巧丽,品味新颖。
到了乾隆、道光两朝,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,纹饰渐趋富丽繁密,“失却紫砂本来面貌”是粉彩装饰为人诟病之处。
珐琅彩与粉彩,在汉文化的传统审美语境中,缺少淡逸的韵味。
图片
描金珐琅彩老紫砂壶
然而红绿蓝黄的一团热闹,活泼泼的喜悦祥和,都是赤裸裸、坦荡荡、充满烟火气的人间,却是俗世里真切的爱、祈愿、希冀,不加掩饰,了无心机,在养心殿中占着一个无比尊严的位置。
遥想夜阑人静,皇帝批折子乏了,从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抬起头来,接过小太监呈上珐琅彩或粉彩的紫砂壶,啜饮清爽甘润的阳羡茶,是否能一扫疲累、纾解龙颜?
图片
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三季三果花茶碗
白云苍狗、岁月更迭,珐琅彩与粉彩,在今天的紫砂装饰技艺中并非主流。
但无可争议的是,它们保持着前世的矜持和尊严,静静的在光阴的深处,美成了经典,美成了永恒。
图片
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卉方壶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万寿长春海棠式壶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图片
图片
图片
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卉盖碗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图片
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提梁壶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图片
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卉盖碗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图片
清 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花卉纹花茶碗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图片
清 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三季三果花茶碗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长胜证券-炒股平台杠杆-股票配资查询网址-配资网上炒股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