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,我们镇上个月刚来了个新书记,现在单位也有空岗,我有个亲戚跟他认识,想请亲戚请托一下,下批提拔能让我晋升。但是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合不合适,他一年内会不会调整中层干部?
读者朋友的咨询,让我想到了前几天写的文章,专门讲这个话题的《想要提拔,至少提前6个月行动》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进去读一读。
关于新任乡镇党委书记会不会一年内动人事,这个也不绝对,但一般来讲,还是按下面的路子来。
一般情况: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》,乡镇党政正职一般应任满一届,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一般不得调动或调整。因此,新任乡镇党委书记在一年内通常不会轻易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。
特殊情况:工作需要:如果乡镇存在重点工作任务,需要调整人员分工以更好地推进工作,可能会进行局部人事调整。岗位空缺或人员变动:当乡镇领导班子或工作人员因退休、调离、辞职等原因出现岗位空缺时,可能需要进行人事调整。干部交流:按照干部交流制度,如果乡镇领导干部任职时间较长,或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能力,可能会进行交流调整。书记个人风格与工作思路:部分新任书记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对乡镇发展的规划,对部分岗位进行调整,但这种调整一般会比较谨慎。
如果乡镇需要大规模调整,应遵循哪些程序?
1. 符合调整条件:根据《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》,乡镇领导干部任期内一般不得随意调整,但因工作特殊需要(如领导班子结构优化、重点工作推进等)可以进行调整。同时,《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》明确,乡镇党政正职一般应任满一届,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一般不得调动或调整。
2. 动议与酝酿:动议:由乡镇党委或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提出调整动议,明确调整的理由和必要性。酝酿: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,充分听取各方意见,确保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。
3. 考察与审核:考察: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拟调整人员进行全面考察,包括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等方面的表现。审核:对调整方案进行严格审核,确保符合干部管理规定和工作需要。
4. 集体讨论与决策:调整方案需提交上级党委常委会或组织部门集体讨论决定,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。同时,应遵循“三重一大”事项集体决策制度,避免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。
5. 公示与任免:公示:拟调整人员名单需在一定范围内公示,接受群众监督。任免:公示无异议后,由任免机关正式下达任免通知。
6. 纪律要求:在调整过程中,必须严格遵守干部任用纪律,防止出现“跑官要官”“买官卖官”等违规行为。同时,要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,避免频繁调整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。
7. 特殊情况处理:如果因乡镇合并、机构改革等特殊情况需要大规模调整,还需按照相关改革方案和程序进行操作。
乡镇提拔中层干部,是乡镇党委书记说了算吗?
在乡镇提拔中层干部的过程中,乡镇党委书记虽然具有重要影响力,但并不具有绝对的决定权。
1. 推荐和提名权:乡镇党委书记可以向县级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干部,提出中层干部的任用建议。在动议阶段,党委书记可以结合乡镇实际,提出选拔任用的初步意向。
2. 参与考察和酝酿:在考察过程中,乡镇党委书记可以参与考察对象的确定,并提供对考察对象的评价意见。同时,党委书记需与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共同对考察对象进行酝酿,形成考察对象建议名单。
3. 集体讨论与决策:乡镇中层干部的提拔需经过乡镇党委集体讨论决定,而不是由党委书记个人决定。最终的任免决定需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或批准。
4. 执行上级决定:乡镇党委书记负责执行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任免决定,确保干部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5. 监督和把关:党委书记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负有监督责任,确保选拔程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。
长胜证券-炒股平台杠杆-股票配资查询网址-配资网上炒股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